2025-08-04,國家高端智庫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在深圳召開《陜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2023年年度報告》新書發佈暨研討會。新書發佈會由陜西省秦嶺辦主辦,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承辦,廣東人民出版社協辦。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主持新書發佈會,廣東人民出版社副總編輯盧雪華出席並致辭,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助理、數字經濟與全球戰略研究所所長曹鐘雄對年度報告進行發佈,來自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的專家學者對報告進行點評,並對秦嶺生態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展開深入研討。
報告認為,秦嶺,不僅僅是秦嶺,更是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從重點整治走向系統治理”的典型案例和精彩樣本。2023年秦嶺陜西段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長足的發展和可喜的進步,“系統治理”成為陜西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的關鍵詞。秦嶺生態保護進入“大保護”新階段,打開了“大山脈”治理的新格局,也在持續探索綠色經濟“大發展”的新路徑。秦嶺正以嶄新的面貌,為中國乃至世界展示著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從重點整治走向系統治理”的全局性根本性轉變。
會上,專家學者對報告進行了點評。郭萬達認為秦嶺生態保護帶來“認知與行動”“保護與發展”“治理與協同”三方面啟示。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經濟學院執行院長陳憲建議報告增加理論分析,持續深入研究。浙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王瑞武提出要平衡秦嶺可持續發展與當地居民生活和文化傳承。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生態保護修復規劃研究所副所長許開鵬強調了秦嶺在生態文化方面的重要意義,並對後續保護提出建議。北京大學深圳研究院特聘研究員、深圳市碳路未來研究院院長翟生強肯定了報告將生態與發展串聯,以及科學性、親民性的特點。盧雪華表示,出版社將繼續為推動秦嶺生態保護貢獻力量。
2023年,是人不負秦嶺青山的一年。秦嶺生態環境品質整體邁上新臺階,生態文明建設成效日漸顯現,進入從治亂走向修復、從點狀整治走向系統治理的新時期。2023年,是秦嶺青山也不負人的一年。2023年,背靠秦嶺的“好山好水好風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秦嶺被賦予了新的內涵,秦嶺綠色發展進入實現“生態産品價值轉化”的關鍵期。
看山,見未來,見美麗中國不斷鋪展嶄新畫卷。未來,秦嶺生態環境保護,需要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心、守護好秦嶺的藍天碧水、生靈草木。明日的秦嶺,山山水水必將更具詩情畫意、更加生機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