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啟明丨一場特別的“家長會”
清晨的陽光灑在江西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的啟明文化長廊上,一群家長圍在一幅課堂照片前駐足,沉思許久:“監獄裏面是怎麼上課的?孩子能學什麼...”
5月27日,江西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的鐵門緩緩開啟,一場特別的“家長會”在此展開,19名未成年犯家屬懷揣著複雜的心情走進高墻,現場觀摩了孩子們在啟明學校的求學之路。
難見:從愧疚到欣慰的淚花
“昨天半夜特地從贛州趕來的,6小時車程,見一面真不容易。”高考補習班學員謝某的父親握著兒子的手感慨萬千。曾因忙於生計忽視孩子成長的他,望著教室後墻高考“倒計時牌”濕潤了眼眶——那個曾因迷途入獄的少年,如今正坐在“高考輔導班”裏奮筆疾書。這位父親哽咽著説:“原以為他的大學夢徹底碎了,真沒想到這裡還會留一個機會。”
書法班學員陳某的母親則撫摸著兒子的書法作品久久凝視。之前被告知兒子的書法裝裱學校走廊上,她一度以為是善意的“謊言”,直到親眼看見孩子在書法課上屏息凝神、筆走龍蛇的模樣。“以前天天見面恨鐵不成鋼,現在難得見面,才發現他也有閃光點,全靠民警教育得好啊。”她輕輕撫摸著宣紙上的《遊子吟》,眼角溢出寬慰的淚花。
又見:從知識到修養的教化
在啟明學校的教學樓裏,又一次看到“啟善、育德、明法、樂學“的校訓。這裡實行“固定場所、固定師資、固定課程”的課堂化教學,8個文化教學班與1個高考輔導班並行,既對接國家義務教育體系,又開設書法、美術、音樂、西式面點等特色課程。當義務教育班的潘某父親看到兒子在課堂上念題目為《我愛我的父親》的作文時,不禁感嘆:“原來只以為這裡就是學點文化,沒想到還教育孩子忠信孝道、怎麼做人。”
在未管所民警教師的指導下,孩子們既能在教室裏研習《論語》《民法典》,又能在實訓車間掌握烘焙、電工、針車等技能。社會觀察團成員、灣裏一中的李老師感慨:“和新建區教育體育局共建,設置了支教基地,既助力社會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又無縫對接未成年服刑人員回歸社會,這是雙贏的舉措。”
望見:從現在到未來的憧憬
家長座談會上,大家暢所欲言。社會觀察員讚譽,省未管所和啟明學校以“人文社會學科”改變三觀,以“國學、歷史、地理”等普及知識,以“書法、美術、音樂、面點”等培訓技能熏陶情操,是做大善事。家長發言,省未管所用心用情抓好教育,幫助未成年服刑人員端正價值取向、規劃人生前途,挽救了無數家庭。省女子監獄警官道出了活動的深層意義,“未成年犯的改造需要家庭的溫暖托底、社會的包容接納、監獄的專業引導。今天這場特殊的‘家長會’,不僅是高墻教育方式成果的‘開放’,更是向社會傳遞一個溫暖的信號:少年們的青春,即使曾經折翅,只要心懷希望,在鐵法鋼紀和無疆大愛的教育中,終將‘遇見啟明’,重新振翅翱翔于藍天。”(來源:啟明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