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過半,佳展頻出,這些大師展、文獻展、AI展不要錯過!
暑期過半,藝術圈頻頻推出重磅展覽。伴隨熱門展覽的開幕,觀眾們的觀展熱情也在持續升溫。
近期熱門展的最大爆款莫過於國家博物館重磅推出的“涅瓦河畔的遐思——列賓藝術特展”,列賓的92件油畫和素描作品首次在華展出;
文獻展方面,作為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官方特別推薦的藝術展,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的“提視造境Promptoscape”匯集來自全球十個國家和地區的20多位AI藝術家和藝術團體的作品,聚焦全球範圍內的AI藝術實踐;浦城美術館/范迪安美術館推出“環藝人——當代環境藝術文獻展”;“大地之歌·2025美麗中國紀事”今年首創“星群展”的展現形式,系統呈現中國美術學院美麗中國研究院自2021年成立以來圍繞“美麗中國”戰略開展的藝術實踐探索和案例研究;
藝術家個展方面,有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最新開幕的“西北敘事:段正渠繪畫40年”、“聆聽生命·森林之歌:祝大年的自然詩”;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皮皮樂迪·裏思特:掌心宇宙”以及阿那亞藝術中心北岸館“大衛 · 霍克尼:更大,更近 (當然不是更小更遠)”。
百度 与往届不同,除了主赛道外,今年增设“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旨在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到各自对接的县、乡、村和农户,从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科技兴农、电商兴农、教育兴农等多个方面开展帮扶工作,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建设,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1.涅瓦河畔的遐思——列賓藝術特展
展覽現場(攝影_臺馨遙)
推薦語——此次展出列賓的92件油畫和素描作品係首次在華展出。
展覽通過“河畔船歌:藝術之旅的開始”“廣袤大地:現實主義的求索”“時代史詩:民族靈魂的光輝”“暮色沉思:晚年的自由之境”四大篇章,以92件油畫和素描作品,系統梳理了這位巡迴展覽畫派巨匠的藝術生涯。
展覽現場 《伏爾加河上的縴夫》 油畫小稿(攝影_臺馨遙)
《庫爾斯克省的宗教行列》@特列季亞科夫畫廊
其中,《1698年的索菲婭公主》《庫爾斯克省的宗教行列》《意外歸來》《薩特闊》等多幅列賓代表作係首次來華與中國觀眾見面。《庫爾斯克省的宗教行列》更是以近4米寬的畫幅,震撼呈現俄羅斯眾生相與命運圖景。
展期:2025-08-03-2025-08-03
展覽地點:國家博物館
2.提視造境Promptoscape:國際人工智慧藝術文獻展
展覽現場
推薦語:一展速覽當下AI藝術的多元實踐圖譜
展覽匯集了來自全球十個國家和地區的20多位AI藝術家和藝術團體的31件/組作品,分為人工情愫、記憶複寫、幻覺機器、實驗涌現、言辭地景五大板塊,分別對應AI在情感模擬、歷史記憶、認知方法、生成過程與語言結構等領域的藝術探索與觀念實踐。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作品囊括了實時交互、行為表演、機器演出、觀念藝術、具身智慧、動態裝置、未來攝影、觀念國畫、哲學説唱、AI 交響樂、漢字藝術、影像裝置等橫跨多重媒介譜係的作品。作品圍繞多個交叉議題展開深入探討,包括:AI 藝術的文化語境、介入式古代哲學史、去中心化機器學習的美學後果、人機共情機制與感知交叉點、代理性 AI 的符號政治、身體性 AI 的知覺共情、人工生命的感性結構、歷史記憶的模擬重構、亞文化與生成失真、AI 與人的存在對峙、極限視閾中暗含的認知轉向等。這些議題並非抽象設問,而是在藝術實踐中被真實激活的“問題-感知結構”。它們不只揭示 AI 作為工具的邊界,更敞開 AI 作為語義共生體的可能性。建構起人機共演、協作博弈的實踐現場,以及面向公眾與未來的生成性文化實驗場域。
展期:2025-08-03-11月30日
展覽地點: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
3.聆聽生命·森林之歌:祝大年的自然詩
推薦語——盛夏時節,聆聽一首自然的讚美詩!
本次展覽聚焦祝大年館藏精品,特別展出《森林之歌》《鳶飛曲》全套創作手稿,嘗試突破傳統回顧展的線性敘事方式,回到作品本體,探討其在當代語境下的思想維度與審美價值。展覽以“視聽自然詩學”為核心理念,擺脫線性敘述,構建沉浸式的藝術體驗空間,以“自然華章”“生命時序”“人間節律”三大章節替代時間編年式結構,激發觀眾在視覺、聽覺與情感層面的共鳴,感受藝術與生命、自然之間深刻的連接。
玉蘭花開 紙本重彩 1976年
鳶飛曲 紙本設色 20世紀80年代
展期:2025-08-03–11月20日
展覽地點: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一層展廳
4.西北敘事:段正渠繪畫40年
推薦語——四十年灼熱筆觸,高原的呼吸與星空下的低語
“西北敘事:段正渠繪畫四十年”,是對藝術家創作的一次縱深回望,更聚焦于其風格拓展的內在動力。當觀眾置身於展廳,無疑會被帶入藝術家從西北獲取的種種氣象,進入他一直專注的土地、人物、故事、歷史之中。同時,也借著他的眼光,找到安放自己的精神原鄉。
大河 布面油畫 2005-2007年
歡樂 布面油畫 2022年
展期:2025-08-03-10月15日
展覽地點: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四層7號、8號展廳
5.皮皮樂迪·裏思特:掌心宇宙
展廳現場觀眾與幕布進行互動,圖片由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提供
推薦語——從慣常的場景抽離,體會另一種聯結與在場。與作品融為一體,是《掌心宇宙》的魔力所在。
作為空間影像裝置領域的先驅,皮皮樂迪·裏思特數十年來以開創性的藝術實踐享譽國際。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她不斷突破影像、雕塑、裝置與行為藝術之間的界限,通過多媒介技術與生態哲學創作出多感官體驗的空間與影像作品,在精神與理性思維層面激發觀眾的好奇心、遐想與愉悅共鳴。
“皮皮樂迪·裏思特:掌心宇宙”現場,UCCA當代藝術中心提供
本次展覽核心作品——由UCCA特別委任創作的場域特定影像裝置《掌心宇宙》,融合實驗音樂人兼多樂器演奏家Surma(德博拉·溫貝利諾)特別創作的同名聲音作品,與藝術家多件代表性作品共同構建了一個流動影像與層疊音景交織的感官宇宙。展覽融匯女性主義視角、生態哲學與道家思想,呈現出皮皮樂迪·裏思特充滿詩意反叛、熠熠生輝的藝術宇宙圖景。
展期:2025-08-03至10月19日
展覽地點:UCCA尤倫斯藝術中心
6.蔣兆和:屬於我的荒草徑
推薦語——數字創新技術與大師原作交互,實現傳統筆墨與智慧演算法的跨時空對話。
本次展覽籌備工作得到藝術家家屬及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北京畫院、深圳美術館的大力支援,匯集遴選了蔣兆和先生80余件代表作品。展覽通過數字交互、AI生成等創新技術,讓水墨人物在光影中“甦醒”,實現傳統筆墨與智慧演算法的跨時空對話。這一實踐,既彰顯深圳的科技藝術融合基因,也是對蔣兆和人文精神的當代續寫。
《流浪的小子》117cm x 81.5cm 1939年
《小孩與鴿子》 87.5cm x 66cm 1954年
蔣兆和先生的藝術啟示我們,在科技重塑藝術表達的今天,藝術的核心價值始終源於對現實的凝視與人性的觀照。這條“荒草徑”連接著傳統與當代,搭建起跨越時空的對話平臺,期待每一位走進展覽的觀眾,都能獲得獨特的美學感悟與精神共鳴。
展期:2025-08-03-10月21日
展覽地點: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三樓A3展廳
7.“大地之歌·2025美麗中國紀事”星群展
展覽現場
推薦語——首創“星群”展現形式,前沿案例與未來提案呈現當代中國的文化記憶與在地智慧。
本年度展覽首創“星群”的展現形式,在不同地點、不同時間、不同層面聯動舉辦,交相輝映,互聯共生,通過藝術視角,呈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多維敘事。
展覽現場
北京國際俱樂部主展區以“年度報告”的形式,系統呈現中國美術學院美麗中國研究院自2021年成立以來圍繞“美麗中國”戰略開展的藝術實踐探索和案例研究。展覽的核心內容——“美麗中國藝術實踐案例文獻庫”,精選全國百餘個前沿案例,涵蓋“鄉土共築”“文化激活”“在地發聲”“文藝紮根”等十個關鍵議題,全面展現藝術在社會與生態治理中的創新作用。同時,“美麗中國未來提案”匯聚各地跨領域構想,探索面向未來的可持續路徑;“美麗中國書展”聯合21家出版社與文化機構,以“生態、足跡、回望、遠見、家鄉、美育、賡續”為線索,通過廣義書寫呈現當代中國的文化記憶與在地智慧。
展期:2025-08-03-8月28日
展覽地點:北京國際俱樂部
8.環藝人——當代環境藝術文獻展
“環藝人——當代環境藝術文獻展”展覽現場
推薦語——一展梳理中國環境藝術近四十年發展歷程以及歷代環藝人的設計智慧與探索實踐。
2025-08-03,“環藝人——當代環境藝術文獻展”在浦城美術館/范迪安美術館開展。以“文獻+手稿+影像”三位一體的展陳體系,生動呈現了環境藝術營造與數字科技語言的融合創新,為“美麗中國”建設提供了獨特的藝術注解。
展覽現場
“環藝人”展覽主題的提出,實際上反映了一種策展敘事視角的突破性轉變,即從傳統的以作品為中心的展示模式,轉向聚焦環境藝術創作背後的"人"本身。展覽匯集了環境設計、建築設計等領域的創作者,但與常規展覽著重呈現設計成品不同,展覽希望更深入地挖掘每件作品背後鮮為人知的人文故事。這些故事既展現了創作者獨特的個人經歷與專業追求,也揭示了不同創作者之間思維方式的差異與碰撞。通過這種"創作者視角"的敘事方式,觀眾得以窺見設計圖紙之外更豐富的內涵:那些靈感的來源、創作中的困境、以及與環境互動的動人瞬間。
展期:2025-08-03-9月7日
展覽地點:浦城美術館/范迪安美術館
9.大衛 · 霍克尼:更大,更近 (當然不是更小更遠)
推薦語——盛夏燃動阿那亞藝術中心北岸館
2025-08-03,當代藝術家大衛·霍克尼首個沉浸式藝術展《大衛 · 霍克尼:更大,更近 (當然不是更小更遠)》中國第二站在阿那亞藝術中心北岸館開幕。展覽由霍克尼本人及團隊歷時三年親自參與創作與監製,是迄今為止藝術家借由數字媒介所進行的一次最大規模的藝術探索。
大衛·霍克尼在Lightroom展廳現場,攝影師Justin Sutcliffe © David Hockney
《大衛 · 霍克尼:更大,更近 (當然不是更小更遠)》,攝影師Justin Sutcliffe © David Hockney
本次展覽並非簡單的作品回顧,而是一次充滿生命力的再創造——藝術家的標誌性畫作在沉浸式的空間中煥發新生,未曾公開的創作以數字媒體的面貌首次呈現。在這裡,觀眾將走進霍克尼的視覺宇宙,感受他如何以數字化的筆觸重新詮釋自然、空間與感知。水波的盪漾、四季的更疊、加州陽光的躍動,都在光影的交織中變得更加鮮活。
展期:2025-08-03-2025-08-03
展覽地點:阿那亞藝術中心北岸館
10.繪動世界:上海美術電影的時代記憶與當代迴響
展覽在泰康美術館舉辦至11月2日結束(攝影:蘭紅超)
推薦語——大量童年“細糠”來襲!上海美術電影動畫片一次看個夠
正在泰康美術館舉辦的“繪動世界:上海美術電影的時代記憶與當代迴響”展,是由泰康美術館、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有限公司、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聯合主辦,于7月13日正式啟幕。展覽延續了去年在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的首展內容,並結合泰康美術館的空間特質與北京的城市文化語境進行了在地化呈現,帶來了更多耳目一新的感受。
《葫蘆兄弟》分鏡設計(攝影:蘭紅超)
“繪動世界:上海美術電影的時代記憶與當代迴響”展覽現場(攝影:蘭紅超)
本次展覽是關於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大規模、綜合性文獻和藝術巡展,展覽依據“臺前——幕後”的展示邏輯,設置了“序廳、經典巡禮、媒介探索、當代迴響、繪動之旅”五個單元,集中展出逾1000件珍貴展品與百餘個經典動畫角色原稿,涵蓋簽繪臺本、分鏡臺本、美術設計稿、模型、工具、工作照、賽璐珞片與口述影像。
展期:2025-08-03-11月2日
展覽地點:泰康美術館
【臺馨遙_彙編,圖片由展覽主辦方提供】